在市場需求增速趨緩,生產能力嚴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下,如何有效化解產能過剩、促進行業發展方式轉變,不僅是建材行業面臨的嚴峻挑戰,也是氧化鋁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產業融合是實現建材和相關行業發展重點戰略轉移的根本出路,“十三五”時期,建材行業不僅需要加快促進與建筑業、生產性服務業的融合,還需要進一步推動與氧化鋁等相關產業的融合,實現協同發展。
一、氧化鋁行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我國氧化鋁快速發展,全球占比顯著提高
隨著我國大規模的基建投資和工業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市場對鋁的消費需求迅猛增長,從而促使氧化鋁產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十五規劃”末期及“十一五規劃”期間,氧化鋁產業產量年平均增速達到28%。據相關數據統計,2006年我國氧化鋁產量為1326萬噸,到了2010年,我國氧化鋁產量實現翻一番,達到了2893萬噸,在隨后的4年時間內,氧化鋁產量繼續保持增長勢頭,2014年我國氧化鋁產量已攀升至5195萬噸,是2006年氧化鋁產量的3.9倍。
從全球氧化鋁產量分布來看,我國氧化鋁成為其穩定的中堅力量。據統計,2006年~2014年期間全球氧化鋁產量由6801萬噸增長至11297萬噸,增長了4496萬噸(見圖1);同期,我國氧化鋁產量由1326萬噸增長至5195萬噸,增長了3869萬噸,貢獻了2006年~2014年全球新增氧化鋁產量的86%。2006年我國氧化鋁產量在全球份額的占比為20%,而2014年我國氧化鋁產量占全球份額已達到46%。

2、產能利用不足,利潤微薄
單純依靠“量”的擴張超常規快速發展,我國氧化鋁及其下游電解鋁行業均表現出行業產能規模突增及產能利用不足的矛盾(見圖2及圖3)。2006年我國氧化鋁產能僅為1910萬噸,到了2014年已達到7537萬噸,產能規模增加了2.9倍。同時,除個別年份外,氧化鋁產能利用率一直不足70%。
自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氧化鋁市場售價從6000元/噸以上下跌到目前的不足3000元/噸,下跌超過50%,導致氧化鋁行業利潤微薄甚至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