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5年底國務院國資委在十天內連發三起央企重組消息后,2016年的首出央企重組大戲也已開鑼,由中國中材集團與中國建材集團聯袂出演。昨日晚間,兩集團旗下多家上市公司集體公告稱,中材與中建材正在籌劃戰略重組事宜,方案尚未確定,確定后還需獲得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此舉標志著建材行業央企整合已正式啟動,去產能全面提速。
同時,作為多家A股公司大股東的H股公司中材股份和中國建材也就此事發布公告。所有公司公告均表示:該事宜目前不涉及本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且不會對本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構成重大影響。
1月25日晚,包括中材節能、寧夏建材、祁連山、中材科技、天山股份、北新建材、中國巨石、瑞泰科技在內的8家A股公司,幾乎同時發布了實際控制人策劃戰略重組的公告,這也意味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材集團”)與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材集團”)的重組進入到最為關鍵的實際操作層面。
以寧夏建材的公告為例,其表示,公司于1月25日接到控股股東中材股份發來的通知,獲悉其控股股東中材集團與中國建材集團有正在籌劃戰略重組事宜,重組方案尚未確定,方案確定后尚需獲得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公司表示,上述事項目前不涉及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亦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構成重大影響。
據悉,中材集團旗下A股公司包括中材國際、寧夏建材、中材節能、祁連山、中材科技、天山股份、國統股份;中國建材集團旗下A股公司包括北新建材、中國巨石、洛陽玻璃、瑞泰科技、方興科技。而中材國際、國統股份、洛陽玻璃、方興科技并未發布實際控制人策劃戰略重組的提示性公告。不過,上述12家公司的股價在1月25日均出現上漲,其中寧夏建材、祁連山漲停,天山股份、瑞泰科技、國統股份的漲幅也在7%以上。
此外,中材集團旗下的H股公司中材股份與中國建材集團旗下的H股公司中國建材也雙雙在港交所公告稱,接到控股股東1月25日發出的通知函,中材集團與中國建材集團正在籌劃戰略重組事宜,重組方案尚未確定,方案確定后尚需獲得有關主管部門批準。上述事宜暫時不涉及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據悉,在日前召開的中材集團黨委會上,集團相關負責人強調,2016年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關鍵之年,要著力做好結構調整、深化改革等重點工作,推動集團改革發展再上新臺階。
公開信息顯示,中材集團集科研、設計、制造、工程建設、國際貿易于一體的企業集團。中材集團是國務院首批56家大型試點企業集團之一,在國家計劃內實行單列,連續多年位居中國企業500強,旗下擁有7家A股上市公司和一家H股上市公司,其主業之一的“非金屬材料技術裝備與工程”,即水泥裝備及工程、水泥生產、水泥管道等產業同時存在于旗下的6家上市公司中。
而中國建材集團是集科研、制造、流通為一體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目前集團資產總額超過4100億元,員工總數超過18萬。去年2月7日,中國建材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獲批。而此次改革也被業內認為給集團提供了一個整合和收購水泥及其他建材行業的機會。
對于這兩家央企的整合,有市場人士指出,兩家集團無論從經營業績還是增長速度看,都是央企中的佼佼者。但二者主業重疊度很高,且都屬中小規模央企,因此整合的預期一直比較高。小規模央企,要么盡快實現整體上市,要么等待被歸并,這是改革的大勢所趨。
旗下12個A股平臺多為“同行”
目前,“兩材”旗下均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中材的中材科技、天山股份、寧夏建材、祁連山、國統股份、中材國際和中材節能等七個上市平臺;以及中建材的中國巨石、北新建材、洛陽玻璃、方興科技、瑞泰科技等五家A股企業。上述公司均于25日晚間披露了上述重組消息。
實際上,在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建材行業央企整合的預期由來已久。2015年5月,申萬宏源曾發布研報認為:“目前建材行業基本面持續下行,水泥和玻璃價格繼續下跌,行業需求較差,資金鏈緊張,基本屬于估值底部,然而基于未來‘一帶一路’沿線大量的基礎建設需求,需求端有望回暖,因此估值彈性大,具備兼并潛力。此外,基于環保角度考慮,政府目前已不批準新的水泥生產鏈,國內大型建材企業想要進一步拓張只能尋求并購機會?;诎l展國際業務以及自身拓展角度考慮,將來央企可能在建筑、建材行業各自留下一家特大型央企,其中建材行業的中材、中建材或重組合并。”
從業務板塊來說,中材與中建材在水泥、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等多個板塊均有業務重合,構成了戰略重組的基礎。資料顯示,中建材是國內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目前資產總額超過4100億元,擁有產業制造、科技研發、成套裝備、物流貿易等四大業務平臺,其中產業制造又包括水泥、玻璃、TFT-LCD玻璃基板、輕質建材、新型房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耐火材料等業務。2014年7月,中建材入選國資委“四項改革”中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而中材集團則是我國大型水泥制造企業之一,擁有“三大主導產業”——非金屬材料制造業、非金屬材料技術裝備與工程業、非金屬礦業,以及“六大系列核心技術”——玻璃纖維技術、復合材料技術、人工晶體技術、工業陶瓷技術、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及裝備技術、非金屬礦深加工工藝與裝備技術等。
尤其是在水泥板塊,中材旗下的天山股份、寧夏建材和祁連山等三家A股公司,以及港股中材股份的全資子公司中材水泥有限公司(簡稱“中材水泥”)等均以水泥為主營業務,從市場區域覆蓋來講存在一定重合,其同業競爭問題已經存留多年。中材集團曾于2010年9月7日承諾:“用五年的時間,逐步實現對水泥業務的梳理,并將水泥業務整合為一個發展平臺,從而徹底解決水泥業務的同業競爭。”按照此承諾,2015年9月7日應是踐諾的截止日期。然而承諾快到期時,中材集團以“水泥業務整合方案必須本著符合國企改革大政方針”為由擬將承諾延期一年,該方案遭到了股東大會的否決,中材集團隨后決定,將繼續積極努力與相關各方溝通,在2016年9月7日前履行前述解決同業競爭的承諾。
而對中建材來說,水泥同樣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業務。中建材官網顯示,其水泥年產能超過4.5億噸,位列世界第一;商品混凝土年產能4億立方米,位列世界第一。該業務主要由其旗下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北方水泥有限公司、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承擔。“隨著兩大集團的戰略重組,預計將對中材解決三家水泥上市公司的同業競爭承諾有所促進。”有分析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符合“同業整合”國企重組思路
與此同時,“兩材”的重組也預示著水泥產業的整合提速。數字水泥網陳柏林分析認為:“在去產能的主旋律下,2016年水泥行業聯合重組步伐將加速,優勢企業將發揮區域市場的主導作用,行業協會在市場協調、加強行業自律方面將進一步發揮作用,用市場化的辦法對產能進行重新整合,以聯合重組的方式加快淘汰劣勢產能,從而提高資源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已有六組12家中央企業兼并重組,多起合并涉及規模超千億元;按照國資委在年度工作會議上的精神,2016年央企資源整合的力度還將繼續加大。國資委主任張毅在部署2016年工作任務時提出:“要向盤活存量要效益,加大集團層面的兼并重組,推動強強聯合;推動專業化重組,以行業龍頭企業為依托,通過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無償劃轉等方式,進一步強化同質化業務整合和細分行業整合;加快從缺乏競爭優勢的非主業領域及一般產業的低端環節退出,嚴控產能過剩行業投資。”
此外,張毅還明確國企重組的實施路徑,即“推動同業或產業鏈上下游中央企業在集團層面的重組整合,推動以龍頭企業為依托開展行業板塊專業化重組”。上述分析人士認為:“本次‘兩材’的戰略重組與上述路徑正好符合,即屬于同業整合,也是以龍頭企業為依托開展行業板塊專業化重組,這一思路還將繼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