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習近平同志強調,加強標準化工作,實施標準化戰略,是一項重要和緊迫的任務,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長遠的意義。李克強總理指出,標準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個國家產業核心競爭力乃至綜合實力的強弱。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出 “推進城市綠色發展,提高建筑標準和工程質量”,去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快標準化建設,提高建筑技術水平”。今年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確定將裝配式建筑、門窗、防水、裝飾裝修和可再生能源作為住房標準化改革的重點內容。黨中央、國務院這一系列要求,更加清晰指出了工程建設標準化改革的道路,全面推進標準化改革、重點提高標準水平、更加精準推進標準實施、切實樹立標準權威性。
提高標準水平。工程建設標準設定水準與各個國家或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以及政治經濟條件相適應,強調因地制宜,總體水平與國際標準相比大致相當,但是有些工程中采用的產品、材料以及元件、構建、部品、部件標準水平低。如,門窗、防水與國際先進標準相比等較為突出。對于提高標準,過去我們采用“跳一跳就夠得上”,即適當提高、小步快跑的方法,這種方法對后期工程運營維修成本較高,不符合全壽命周期造價的要求。面對供給側結構改革、工程標準走出去等要求,顯然需要一步到位、分步實施等跨域式的方法。如高鐵、核電、紡織服裝,無不采用提速、提質、提標,一步領先的方式,贏得了“一帶一路”、跨海出境的龍頭地位?;谶@樣的思考,工程建設標準可以考慮從人民群眾生活活動密切相關的住房標準化入手,從打開門、推開窗、聞到香、感到暖等人民群眾不斷滿意的角度出發,實現達到國際領先標準的水平。
系統推進標準的實施。破窗效應、稻草人現象,造成強制性標準不嚴、推薦性標準不廣,成為軟約束,硬不起來,標準的權威性受到影響。標準實施難,執行不嚴、執行寬泛,再高的標準落不了地,也會影響政策效應。因此,標準的實施應當在“強制性標準必須嚴格執行,推薦性標準自愿采用”的總原則下,進行分類改革。對于強制性標準,按照《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監督規定》的規定必須執行,不僅工程建設全過程要執行,而且與之相配套的導則、指南、手冊、計算機軟件也應當執行;對于推薦性標準,按照雙方合同約定執行,特別是在招投標合同中,示范文本的技術標底當明確具體采用標準的內容;對于團體標準,可以結合制定者的聲明,采用合同約定的模式。對于裝配式建筑新出現的部品、部件,改革生產許可證或者生產廠家來樣檢驗的模式,大力推進產品認證模式,采用市場化合格評定來執行標準,對工廠、商場、工地實行統一檢測、統一認證、統一標識。
發揮建設領域品牌作用。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代表著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升級方向,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是深入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促進生產要素合理配置,提升產品品質,實現價值鏈升級,有利于引領消費,樹立自主品牌消費信心,挖掘消費潛力,滿足人民群眾更高層次的需求;有利于促進企業誠實守信,強化企業責任,實現更加和諧、公平和可持續的發展。推進品牌戰略,應當充分發揮市場決定作用、企業主體作用、政府推動作用和社會參與作用,積極營造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良好氛圍。在建設領域涉及的行業門類較多,需要做的內容也很多,當前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重點落實“房子是來住的”要求,可以考慮放在養老無障礙、裝飾裝修、再生能源、裝配式建筑構件及部品部件等方面,通過制定更高的標準,采用市場化標準實施的手段,加大認證認可制度的落實,提高標準化水平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