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雄安質量”,城市建設標準的新高地:《批復》指出,在城市空間布局方面,雄安新區實行組團式發展,要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構建藍綠交織、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空間格局;在城市規模方面,堅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剛性約束條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控城鎮開發邊界,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加強各類規劃空間控制線的充分銜接;在塑造城市特色風貌方面,對建筑要求及其嚴格,表現為要細致嚴謹做好單體建筑設計,追求建筑藝術,強化對建筑體量、高度、立面、色調等要素的規劃引導和控制,原則上不建高樓大廈,不能到處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墻。我們認為這將對建筑業的原標準產生顛覆性影響,“雄安質量”的首現將對建筑業的標準推上一定的高度,將成為推動全國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新樣本。
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加強與周邊城市的融合發展,交通網絡構建迫在眉睫: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轉移的任務不可或缺,除此之外,雄安新區還要加強同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等城市的融合發展,這勢必對雄安新區的交通網絡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加快建立連接雄安新區與京津及周邊其他城市、北京新機場之間的軌道和公路交通網絡,構建快速便捷的交通體系,確保雄安新區交通網絡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迫在眉睫,京雄高鐵為代表的基建項目已先行開工。根據交通運輸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3月,全國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達3640.7億元,為上年同期的109.8%,占基建大頭的公路、水路和市政依然穩定,我們維持全年基建投資預計降幅不大的判斷,未來雄安新區的交通網絡建設將帶來大量的交通建設工程項目,公路、鐵路建設將在雄安新區迎來“小高潮”。
合理確定城市規模,營造優質綠色生態環境,園林建設不可或缺:《批復》指出,雄安新區藍綠空間占比要穩定在70%,遠景開發強度控制在30%,森林覆蓋率達到40%,起步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0%,這一系列的數字化約束都將對雄安新區的生態建設提出新挑戰。近幾年來,國家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綠色發展,嚴控排污排氣。千年秀林是雄安新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去年秋季,雄安新區已經植樹26萬株,今年將再造10萬畝苗景兼用林,未來新區森林面積將達百萬畝、樹種170多個。我們認為,營造優質綠色生態環境與園林建設密不可分,預期未來看好雄安新區的園林建設。
投資建議:(1)繼續看好國內區域經濟一體化、基建大省投入增加,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環渤海等區域性建設,繼續重點推薦具有設計、施工、運營一體化能力的大建筑央企中國交建、葛洲壩、中國鐵建、中國建筑。(2)繼續看好雄安新區及全國建造綠色生態家園的園林生態建設需求,重點推薦嶺南股份、東方園林、美晨生態,建議關注花王股份、東珠景觀等。
風險提示:雄安新區建設不及預期、交通建設推進緩慢、生態環境建設不及預期、國家政策變動風險等。